空间分辨率250m和1000m,获取全球百米级分辨率真彩色和红外分裂窗图像,覆盖0.413-12.0μm光谱范围25个通道,通过地球多光谱连续综合观测,实现云、气溶胶、水汽、陆地表面特性、海洋水色等大气、陆地、海洋参量的高精度定量反演,为全球生态环境、灾害监测和气候评估提供中国方案。
利用183.31GHz水汽吸收线附近的5个大气湿度探测通道和118.75GHz氧气吸收线附近的8个大气温度探测通道,结合89GHz和166GHz两个窗区通道,获取全球大气湿度和温度垂直分布廓线,并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大气湿度初始场信息。
提供地气系统的高光谱分辨率红外辐射观测,光谱覆盖谱段650~1136cm-1、1210~1750cm-1、2155~2550cm-1,共3053个通道。探测资料可用于反演高精度的大气温度和大气湿度廓线,以及通过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同化应用改进数值天气预报精度。
通过低轨卫星精密定轨、GNSS无线电掩星(GNSS-RO)探测和GNSS反射(GNSS-R)探测,获取全球大气折射率、温湿压廓线、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和海面风场、土壤湿度等。
升级换代后首发于FY-3H卫星,探测沉降粒子浓度,光谱覆盖谱段140~180nm,共2个观测通道。提供极光图像投影产品、极光卵边界位置产品,利用观测产品可进行极光强度和范围现报,以及极区沉降粒子现报,进而可以开展磁暴预报、磁层亚暴预报、极区电离层天气预报。
首发于FY-3E卫星,包括50~60GHz氧气频带上的15个通道、23.8GHz水汽吸收通道和31.4GHz窗区通道。实现全天时、全天候观测大气垂直温度分布、大气可降水和降水、地球表面比辐射率反演,同化应用于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,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。
通过对远紫外电离层OI 135.6nm 和N2LBH的气辉辐射强度的测量,反演电离层电子总含量(TEC)、O/N2等参数,并可直接获取电离层赤道异常区的二维精细结构,准确定位极光边界。
首发于FY-3H卫星,首次实现百公里幅宽高光谱分辨率(0.04nm-0.1nm)全球温室气体监测,通过对可见到短波红外的4个波段大气吸收谱线进行探测,获取大气吸收路径上主要温室气体(CO2、CH4、CO等)的大气柱浓度信息,实现全球范围内高精度温室气体探测,为全球气候监测和我国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重要数据支撑。
通过观测地球表面10.65-118GHz被动微波辐射,获取海面风速、陆海表降水、大气可降水、云水、冰水路径厚度、融化层高度和厚度、土壤水分、海冰、海表温度、积雪等相关信息。